盛先生在长白山马场体验骑马时,竟被马一脚踢中隐私部位,直接飞出去两米,伤势严重差点无法当父亲。
这样的意外不仅让人后怕,也再一次让景区安全成了网络焦点。
其实吧,很多人心中的长白山,是个可以卸下疲惫、放开心情的地方。
盛先生和大多数游客一样,带着点兴奋与期待准备体验骑马,本想和马合个影,却万万没想到这趟旅程会以灾难收场。
7月19日那天午后,空气带着松针气息,盛先生交完保险,用手拍了拍刚刷干净的牛仔裤——还没来得及紧张,工作人员一声喊,“你不要站在马屁股后面!”
本以为这是善意提醒,可那一嗓子硬生生激怒了原本温顺的马儿。
后蹄高高扬起,只听“嘭”的一声,盛先生整个人被踢飞出去,重重砸在地上,疼痛瞬间冲上大脑。
他说当时只觉得下面一阵剧痛,脑袋一片空白,内心的惊恐和无助几乎快要把他吞没。
旁边的游客吓傻了,有人报了警,马场员工也一脸慌乱。
后来赶到的救护车将他送到了抚松县人民医院,拖着一身泥,脸色惨白,裤子也破了口。
大夫一边安慰他一边做检查,简直像是在缓慢拆解一个可怕的谜团。
报告很快出来了:软组织挫伤、左腹股沟重创,睾丸遭受剧烈疼痛……他又被转去了更大的医院——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,结果是尾骨骨折,多处软组织挫伤,生殖部位也被波及。
朋友见了都倒吸一口冷气,盛先生则在病床上反复念叨:“我是不是再也当不了爸爸了?”
其实那种焦虑只有当事人才懂——男人最不愿意面对的打击,原来一秒钟说来就来了。
更让人揪心的,是他和马场方面之后反复拉扯的责任推卸战。
马场意思是:我们贴了警示标识,保险也给你买了,安全须知都发过,出了事也有免责。
可盛先生说,现场根本没人认真讲规则,什么票啊保险啊,都是糊里糊涂地交了钱才进的场,环节本身就让人一脸蒙。
他回忆,那块写着“请勿站在马屁股后面”的牌子,只有一个角还挂着,好多人路过都没注意。
“如果不是那声大喊,马能这样发疯吗?”
其实,中国各类景区“安全”二字,说起来严肃,实际落地往往就成了摆设。
马场平时宣传可是一点不含糊,说什么配备专业马术教练,服务细致,结果遇事真有谁把游客的安全放首位吗?
有网友甚至专门翻出来,原来长白山旅游部门还曾发文表扬这个马场,说他们管理一流安全放心。
现在看可真是讽刺。
你花钱买的是体验,谁也想不到会带着病回家,还要质问自己能不能有孩子。
这事很快上了热搜,网友们议论纷纷:有人质疑马场应付检查,流于形式,也有人提醒大家旅游到底还是要注意自我保护——毕竟,风险真的可能在下一步。
一位老马友留言:“马是很敏感的动物,附近突如其来大叫容易激怒它,带游客入场本该温和引导才对。”
看似一句提醒,其实映射出管理理念里那点冷漠:只要流程走过,字面上没责任,就能高枕无忧?
事情终于有了进展。
7月28日,池西区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出面,责令该马场停业整改三天,理由正是安全警示问题不达标。
当晚,盛先生家人和朋友都松了一口气,起码官方重视起来了。
不久,新的警示牌和安全护栏陆续装了起来,整改后的马场看上去更像个正规场所。
7月31日,经过当地文旅部门调解,马场最终同意赔偿医疗费外一笔费用,双方签了谅解协议。
保险公司还承诺报销绝大部分治疗费用。
盛先生回医院复查,医生宽慰他说,“大概率不会影响生育”,总算给这场突发的阴影留了一点光亮。
但等真的从医院回过神来,他常常盯着夜色发呆。
你说这玩意儿究竟怪谁?
是自己运气不佳,还是行业里的安全红线根本没人上心?
这样的景区安全焦虑眼下愈演愈烈。
最近光是旅游安全事故新闻就没停过。
比如8月13日上海玛雅水公园四名游客在巨兽碗项目中被困,幸而无伤亡,却足够让人出冷汗;8月11日江西武功山有两位游客漂流时皮艇翻覆,导致一死一伤;7月22日三清山索道故障,游客被困轿厢内,让不少怕高的人想起都会腿软……每一次突发都像锤子一下敲在游客心头,每一次都是现实版“责任链条失守”的提醒。
你指望所有事故都靠游客自保?
那要景区管理部门做什么呢?
再看看行业状况就让人更心惊——2025年全国预计有3亿游客外出旅游,但中国旅游保险的普及率始终徘徊在10%-20%间,县域景区保险覆盖率不到8%,高风险野景点死亡率竟占所有事故的37%。
你能想象吗?
在巨大市场和绚烂活动背后,安全保障简直如浮萍一般薄弱。
今年国内游乐设备产业规模飙到879.37亿元,设备多了,事故的风险也在暗处悄然增长。
权威数据显示,2020至2022年间游乐设施事故的主要病根其实都和“管理不严”有关——24%是安全管理不到位,21%是维护保养马虎,18%干脆就是操作违规。
盛先生事件何尝不是同一路数?
有人值守,却没人真管;规定挂墙,却没有进心。
咱们遇到的这类事不是第一次。
比如2023年深圳欢乐谷过山车追尾,28人受伤,最终调查组坐实了景区管理玩忽职守,甚至明知设备故障还“带病”运营;还有2010年深圳东部华侨城的“太空迷航”倾覆,6死10伤,调查后发现居然是关键螺丝早就疲劳断裂没人发现。
每一起事故背后,都是人心的侥幸和制度的不作为。
回头看盛先生的遭遇,没错他拿到赔偿,也可能恢复生育能力,但如果那天马场多挂几块明显的警告标志、员工用柔和语气沟通,如果保险机制真正覆盖细致一点,这一切或许就不会发生。
只是,“如果”说再多,总是马后炮了。
事故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每一个景区安全细节的马虎和冷漠,也提醒着我们,下次踏进任何娱乐场所前,是不是更该睁大双眼多留神?
这些安全课题并不是谁一句管得了,家长里短地听故事也未必有用。
制度完善、落实到位才是治本的药方。
一个小小马场的“警钟”,敲醒的应该是整个行业的警觉。
如果每一位游客都靠运气躲风险,这产业到底是为谁服务的?
老实说,写到这里我心里是难受的。
我希望有一天,所有人可以真的放心地去感受山海风景,有力气做梦,也有信心让自己和家人安全回家。
别让任何一个笑着出发的人,在景区里遭遇变故后,只能怀着难堪与遗憾独自承担。
希望相关部门的行动不只是三天的风头,而是能为每一个去到景区的人撑牢那道最基本的安全防线。
股票配资网址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