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花 31000 元报的暑期酒店营,只上了 2 节专业课,确认保研后申请退费,反而被通知欠机构 1800 元。” 这条来自黑猫投诉平台的留言,揭开了研途考研退费乱象的冰山一角。在考研培训市场,张雪峰的名字曾是 “专业” 与 “可靠” 的代名词,而他持股 10.86% 的研途教育,正是借着这份信任大肆扩张,却在服务与退费环节暴露了逐利本质。
插入视频撕开研途张雪峰虚伪面具,退费难虚假宣传
研途的退费套路早已形成固定模式:报名时用 “按比例退费”“不满意可退” 的承诺吸引付费,退费时刻意曲解条款、设置重重障碍。有考生 2025 年 3 月购买 2027 年考研蜕变计划课程,9 月因保研提出退费并愿意承担违约金,却被要求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拖延进程;还有考生因工作调动出国,回国后申请退款竟因 “超过 15 天期限” 遭拒,全然不顾其未使用课程的客观事实。更荒诞的是 “费用计算陷阱”,有学员实付 8899 元报名 VIP 协议班,仅使用 25% 课程,机构却按远超正常定价的 “单节价格” 扣费,再叠加 1800 元违约金,最终能退回的金额所剩无几。
这些乱象背后,是研途精心设计的 “霸王条款”。合同中要么暗藏 “7 天内未申请退费则仅支持极端情况退款” 的苛刻规定,要么将 “出勤率 90% 以上”“完成全部模拟考” 设为退费前提,甚至违反 “一次收费不得超过 3 个月” 的规定,提前收取全年费用却拒绝中途退费。当考生试图理论,客服要么以 “合同已约定” 搪塞,要么开启 “踢皮球” 模式,让退费申请在 “内部审核”“领导审批” 的流程中石沉大海。
作为研途的重要股东,张雪峰的态度更显耐人寻味。他在镜头前持续输出考研焦虑,用 “专业选错毁一生” 的言论为机构引流,却在学员投诉时以 “不参与具体运营” 撇清关系。这种 “引流时站台、出问题隐身” 的操作,正在不断消耗考生对他的信任。当 3 万学费变成 “欠款单”,当承诺的退费变成无尽等待,研途收割的是考生的积蓄,而张雪峰透支的,是整个考研培训行业的公信力。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配资网址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